【但愿海波平的上一句是什么】“但愿海波平”出自清代诗人戚继光的《望阙台》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、海疆太平的深切期望。那么,“但愿海波平”的上一句是什么?下面我们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答案。
一、诗句背景简要
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名将,他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成就,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。《望阙台》是他表达爱国情怀和报国志向的一首诗,其中“但愿海波平”一句尤为著名,常被引用。
二、诗句原文及出处
《望阙台》全文如下:
> 少年听雨歌楼上,红烛昏罗帐。
> 壮年听雨客舟中,江阔云低、断雁叫西风。
> 而今听雨僧庐下,鬓已星星也。
> 悲欢离合总无情,一任阶前、点滴到天明。
(注:此为《虞美人·听雨》原文,非戚继光所作)
实际应为:
> 万里风云入梦遥,
> 但愿海波平。
——戚继光《望阙台》
三、总结与答案
问题 | 答案 |
“但愿海波平”的上一句是什么? | “万里风云入梦遥” |
出处 | 戚继光《望阙台》 |
作者 |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 |
诗句含义 | 表达对国家安定、海疆太平的期盼 |
四、延伸理解
“但愿海波平”这句话中的“海波”指的是海面的波浪,象征着动荡不安的局势或外敌入侵。“但愿”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。而“万里风云入梦遥”则描绘了诗人面对国家边疆危机时的忧思与无奈。
这两句诗虽然简短,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历史背景,体现了戚继光作为一位将领的家国情怀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望阙台》的创作背景或戚继光的生平事迹,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