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】一、文章总结
《游白水书付过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游览白水山后,写给其子苏过的一篇游记散文。文章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展现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亲情的重视。文中不仅描写了白水山的秀丽风光,还通过描写游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。
本文以“原文+注释+翻译+赏析”的形式呈现,便于读者全面理解作品内涵。文章结构清晰,内容详实,适合文学爱好者及学生阅读参考。
二、表格展示
内容类别 | 内容详情 |
标题 | 苏轼《游白水书付过》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|
作者 | 苏轼(北宋文学家、政治家) |
创作背景 | 苏轼于被贬期间,游览白水山,写下此文赠予其子苏过,表达对自然和亲情的感悟。 |
原文节选 |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,纵步松风亭下,足力疲乏,意欲久坐,而亭无屋,不能避风日。忽见山中老人,自远而来,笑曰:“此间有景,可一观乎?”遂引余入山。…… |
注释 | - 白水:地名,位于今广东惠州市附近。 - 付过:即“付与过”,意为“写给苏过”或“寄给苏过”。 - 嘉祐寺:苏轼曾居住过的寺庙。 - 松风亭:苏轼常去散步的地方。 |
翻译 | 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,漫步到松风亭下,感到腿脚疲惫,想坐下来休息,但亭子没有屋顶,无法遮风挡雨。忽然看见山中有位老人从远处走来,笑着说:“这里有风景,可以去看看吗?”于是带我进山。…… |
赏析要点 | - 语言简练:全文用词朴实,却富有画面感。 - 情感真挚:通过对自然的描绘,流露出对儿子的关爱。 - 哲理深刻:虽为游记,却蕴含人生感悟,体现苏轼豁达心境。 - 结构紧凑:从游山到感悟,层层递进,层次分明。 |
三、结语
《游白水书付过》虽为一篇短文,却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真挚的情感表达。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,更是对生活态度的思考。通过这篇文章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苏轼对自然的热爱,也能体会到他对家庭的深情。无论是在文学欣赏还是人生感悟方面,都具有重要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