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冰雕玉琢成语介绍】“冰雕玉琢”是一个形容事物精美、细腻的成语,常用来比喻人的容貌或文章、艺术作品等非常精致、美丽。该成语源自古代对自然与人工之美结合的赞美,体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冰雕玉琢”多用于文学描写或艺术评论中,强调一种晶莹剔透、细致入微的美感。它不仅适用于人,也适用于物品、风景或作品,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。
成语总结与表格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冰雕玉琢 |
| 拼音 | bīng diāo yù zhuó |
| 出处 | 出自《文心雕龙·丽辞》:“若夫宫商之律,金石之声,冰雕玉琢,皆可为美。” |
| 含义 | 形容事物或人物极其精美、细腻、美丽,如冰雕玉刻般晶莹剔透。 |
| 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或艺术品的外貌、气质或作品的精细程度。 |
| 近义词 | 精雕细琢、巧夺天工、玲珑剔透 |
| 反义词 | 粗制滥造、粗陋不堪、马虎了事 |
| 示例句子 | 她的笑容如冰雕玉琢,令人难忘。 |
| 文化内涵 | 体现古代对自然与艺术结合的审美追求,反映对精致生活的向往。 |
通过“冰雕玉琢”这一成语,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表达方式。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承载着丰富的审美理念和情感寄托。在日常使用中,适当运用此类成语,能够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