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精选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释及出处

2025-11-15 16:46:39

问题描述:

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释及出处,急!求解答,求别让我失望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15 16:46:39

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释及出处】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在某些事情中,身处其中的人往往难以看清全局或真相,而局外人却能看得更清楚、更客观。这句话不仅揭示了人在不同立场下的认知差异,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

一、词语解释

词语 解释
当局者 指参与某件事的人,处于事件的核心位置。
指对事情的全貌或真相缺乏清晰的认识。
旁观者 指不直接参与事件的人,站在外部观察。
指对事情有更清晰、更客观的理解。

二、出处与来源

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”最早见于《旧唐书·元行冲传》: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审。”意思是:身处其中的人容易被迷惑,而旁观者则能看得更清楚。

后来,这一说法被广泛引用和传播,在古代文学、诗词、历史典故中屡见不鲜,成为人们认识自我、理解他人的重要参考。

三、引申意义与应用

1. 在人际关系中:有时候我们自己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偏见,而朋友或家人却能指出问题所在。

2. 在职场决策中:高层管理者可能因为利益关系或信息不对称而做出不理智的决定,而基层员工或外部顾问则能提供不同的视角。

3. 在学习与成长中:学生常常陷入自己的思维定式,而老师或同学的点评能帮助其突破瓶颈。

四、总结

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”不仅是对现象的描述,更是对人性、认知和判断的一种深刻洞察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复杂问题时,应保持开放心态,善于听取他人意见,避免因身在局中而迷失方向。

内容要点 简要说明
含义 身处其中的人容易看不清真相,而旁观者更客观。
出处 《旧唐书·元行冲传》
应用 人际关系、职场决策、学习成长等多方面
哲理 强调客观看待问题的重要性,提倡多角度思考

通过了解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”的含义与出处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视角差异,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