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精选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于飞之乐历史典故

2025-11-07 05:30:09

问题描述:

于飞之乐历史典故,有没有人理我啊?急死个人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7 05:30:09

于飞之乐历史典故】“于飞之乐”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夫妻之间的恩爱与和谐。其出处可追溯至《诗经》中的篇章,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。本文将对“于飞之乐”的来源、含义及其在历史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。

一、

“于飞之乐”最早见于《诗经·小雅·棠棣》篇,原句为:“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。兄弟既翕,和乐且湛。宜尔室家,乐尔妻帑。……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其中,“于飞”一词虽未直接出现,但后人根据诗意引申出“于飞”这一意象,象征夫妻情深,共同飞翔于人生之路。

在后世文学中,“于飞之乐”逐渐成为表达夫妻恩爱、婚姻美满的常用语。它不仅承载了古人对家庭和谐的追求,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重视伦理与情感的价值观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说明
成语名称 于飞之乐
出处 《诗经·小雅·棠棣》(间接引用)
含义 比喻夫妻之间恩爱和谐,感情深厚,如同并肩飞翔一般。
文化意义 反映古代对婚姻美满、家庭和睦的向往;体现儒家文化中重视伦理与情感的传统。
历史应用 多用于诗词、婚书、祝词等场合,表达对夫妻恩爱的祝福与赞美。
相关诗句 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(出自《诗经》),与“于飞之乐”有相似的情感表达。
现代使用 仍常见于婚礼致辞、婚庆祝福、文学作品中,作为美好婚姻的象征。

三、结语

“于飞之乐”虽源于古文,但其寓意至今仍被广泛传颂。它不仅是对爱情的美好祝愿,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家庭与情感的重要符号。了解这一典故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价值观,并在现代生活中传承与弘扬这份温情与智慧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