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振振有词什么意思】“振振有词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时理直气壮、言辞有力,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。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有说服力,但其实可能是强词夺理或自以为是的表现。
一、词语解析
| 词语 | 振振有词 |
| 拼音 | zhèn zhèn yǒu cí |
| 出处 | 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其言也,振振有词。” |
| 含义 | 形容说话时理直气壮、言辞有力,但可能并非真正有理。 |
| 用法 | 多用于贬义,表示某人虽然说得头头是道,但实际理由并不充分。 |
| 近义词 | 理直气壮、强词夺理、言之凿凿 |
| 反义词 | 无言以对、哑口无言、理屈词穷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| 场景 | 示例句子 |
| 日常对话 | 他明明做错了事,却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。 |
| 新闻报道 | 面对质疑,该官员振振有词地回应,称自己没有问题。 |
| 文学作品 | 他振振有词地讲述自己的经历,让听众一时难以分辨真假。 |
三、词语辨析
- 振振有词 vs 理直气壮
“理直气壮”强调的是内心有理,底气足;而“振振有词”则更侧重于外表上表现得很有道理,但可能缺乏实质依据。
- 振振有词 vs 强词夺理
两者都带有贬义,但“强词夺理”更强调故意歪曲事实,而“振振有词”则更多指表面有理,实则不一定成立。
四、总结
“振振有词”是一个带有一定批评意味的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在说话时表现得很有理,但实际上可能是在强词夺理的人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言论时,要理性判断,不能仅凭表象就轻信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注重表达的真实性与逻辑性,避免沦为“振振有词”的人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