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是什么】“狐假虎威”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,出自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,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退其他动物的故事。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依靠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他人,或者借势耀武扬威。
一、成语故事总结
在古代的森林中,一只狐狸遇到一只老虎。狐狸为了自保,假装自己是百兽之王,骗老虎说:“我是天帝派来管理百兽的,你要是敢吃我,就是违抗天命。”老虎半信半疑,但因为害怕狐狸的“权威”,不敢轻举妄动。于是,狐狸带着老虎在森林中走动,其他动物看到老虎都吓得四处逃窜。狐狸便趁机炫耀自己的“威风”。其实,真正有威势的是老虎,而狐狸只是借用了老虎的气势。
二、成语解析表
| 项目 | 内容说明 |
| 成语名称 | 狐假虎威 |
| 出处 | 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 |
| 拼音 | hú jiǎ hǔ wēi |
| 近义词 | 借势欺人、狐媚虎威、仗势欺人 |
| 反义词 | 自力更生、独立自主、不依附他人 |
| 成语结构 | 联合式(狐狸借老虎的威势) |
| 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借助他人的权势或力量来吓唬别人 |
| 故事寓意 | 揭示了依赖他人、虚张声势的行为终将暴露,真正的实力才是关键 |
三、现实意义
“狐假虎威”不仅是一个寓言故事,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。有些人没有真才实学,却喜欢借助他人权力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,这种行为虽然可能暂时有效,但一旦失去靠山,往往难以维持。因此,做人做事应脚踏实地,靠自己的努力赢得尊重和认可。
通过这个成语,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,也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:真正的强大不是靠外力,而是来自内在的实力与自信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