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屈指可数释义】“屈指可数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数量非常少的情况。它形象地表达了“用手指就能数得过来”的意思,强调事物的数量极少,几乎可以一一道出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式,以下是对“屈指可数”进行详细解释,并结合实际例子加以说明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屈指可数 |
拼音 | qū zhǐ kě shù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之贤不肖,譬如磁石之取铁,或得或失,非尽人力所能也。然则天下之士,屈指可数。” |
含义 | 形容数量极少,可以用手指头数得过来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常作谓语、定语或补语。 |
近义词 | 寥寥无几、凤毛麟角、微乎其微 |
反义词 | 数不胜数、不计其数、浩如烟海 |
二、使用场景与例句
场景 | 例句 |
描述人数稀少 | 在这个小镇上,会说外语的人屈指可数。 |
表示物品稀有 | 真正的艺术品在市面上屈指可数。 |
强调机会难得 | 他能获得这次机会,实属屈指可数。 |
三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1. 不要与“寥寥无几”混淆:虽然两者都表示数量少,但“屈指可数”更强调“可以数得出来”,而“寥寥无几”更侧重于“很少、几乎没有”。
2. 避免口语化使用: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,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3. 注意搭配对象:通常用于描述具体的人、事、物,不适合抽象概念。
四、总结
“屈指可数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表达精准的成语,适用于描述数量极小的情境。掌握它的正确用法和搭配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表现力。在写作或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,可以使语言更加丰富、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