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客家簸箕板的做法】客家簸箕板是一种传统的客家小吃,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深受喜爱。它以糯米为主要原料,经过蒸制、切片、油炸等步骤制成,外酥内软,香脆可口,是客家地区常见的点心之一。
以下是对“客家簸箕板的做法”的详细总结:
一、材料准备
材料名称 | 用量(约) | 备注 |
糯米 | 500克 | 需提前浸泡2小时以上 |
红糖 | 100克 | 可根据口味调整 |
芝麻 | 50克 | 可选,增加香味 |
植物油 | 适量 | 用于炸制 |
清水 | 适量 | 调整面团湿度 |
二、制作步骤
步骤 | 内容说明 |
1 | 将糯米洗净后浸泡2小时,捞出沥干。 |
2 | 将糯米放入蒸笼中,大火蒸约30分钟至熟透,取出放凉。 |
3 | 将蒸好的糯米加入红糖、芝麻,搅拌均匀,使糯米充分吸收糖分。 |
4 | 将混合好的糯米团揉成条状,切成小块,再压成薄饼状(类似簸箕形状)。 |
5 | 锅中倒入植物油,加热至七成热,将簸箕板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。 |
6 | 捞出沥油后,稍冷却即可食用。 |
三、小贴士
- 糯米要选择优质糯米,口感更佳。
- 炸制时油温不宜过高,以免外焦里生。
- 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花生碎、椰丝等配料。
四、总结
客家簸箕板的制作过程虽然简单,但讲究火候与技巧。通过合理的材料搭配和细致的操作,能够制作出外酥内糯、香甜可口的传统小吃。不仅适合家庭制作,也常出现在客家节庆或宴席上,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如需进一步优化口感,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红糖用量或添加其他配料,让这道传统美食更具个性化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