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焦头烂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】“焦头烂额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非常忙碌、紧张,甚至到了疲惫不堪、手忙脚乱的地步。这个成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外在的狼狈状态,也反映了内在的焦虑和压力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
焦头烂额 | jiāo tóu làn é | 形容人因过度劳累或忙于应付各种问题而显得非常狼狈、疲惫不堪。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今民之为吏者,多不自修,贪欲无度,故百姓困苦,官府焦头烂额。”
- 用法: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繁重任务、复杂局面时的状态,带有一定夸张色彩。
- 感情色彩:中性偏负面,强调的是疲惫和混乱的状态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手忙脚乱、疲于奔命、筋疲力尽 |
反义词 | 游刃有余、从容不迫、得心应手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工作场合:
“项目截止日期临近,大家焦头烂额,加班加点赶进度。”
2. 家庭生活:
“孩子生病,家里一团糟,我真是焦头烂额。”
3. 考试复习:
“临近考试,我每天熬夜复习,简直焦头烂额。”
五、总结
“焦头烂额”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,适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多重压力和紧急事务时的疲惫状态。它不仅传达了外在的狼狈,也反映了内心的焦虑与无奈。在日常生活中,合理安排时间、学会减压,才能避免陷入“焦头烂额”的境地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语言表达技巧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