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但余钟磬音的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“但余钟磬音”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,是一首描写寺庙清幽环境和禅意深远的诗作。诗句“但余钟磬音”表达了诗人沉浸在宁静的佛寺环境中,只听见钟声与磬声回荡在耳边,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、心境平和的意境。
本文将对“但余钟磬音”的原文进行介绍,并提供其翻译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背景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中文原文 | 英文翻译 | 意义解析 |
但余钟磬音 | But only the sound of the bell and stone chime remains. | 表达诗人置身于寂静的寺庙中,只有钟声和磬声在回响,突出一种宁静与空灵的氛围。 |
题破山寺后禅院 | "In the Courtyard of the Monastery on Poshan Mountain" | 诗题表明这首诗是作者游览破山寺后禅院时所作,点明了地点与情境。 |
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 | A winding path leads to a secluded place; the monk's quarters are deep among flowers and trees. | 描绘出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之处,禅房被花草树木环绕,营造出宁静的宗教氛围。 |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 | The mountain scenery delights the birds, and the still pond reflects a calm mind. | 山景让鸟儿欢愉,水中的倒影使人心境平静,体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。 |
万籁此都寂,但余钟磬音。 | All sounds are silent here, but only the sound of the bell and stone chime remains. | 全世界都沉寂下来,唯有钟磬之声回荡,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。 |
三、总结
“但余钟磬音”不仅是一句诗意盎然的诗句,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。它传达了诗人对自然、对禅意的深刻感悟,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愿望。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首诗,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追求心灵净化与超脱的精神追求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、艺术特色或与其他佛教题材诗歌的比较,可继续深入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