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医精诚原文】《大医精诚》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的一篇序文,全文虽短,但内容深刻,强调了医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。本文旨在对《大医精诚》原文进行简要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呈现其核心思想与内容要点。
一、原文简介
《大医精诚》是孙思邈在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开篇所写的序文,主要阐述了医生应具备的“精”与“诚”两大品质。“精”指医术精湛,“诚”指医德高尚。文章通过对医生职业的深刻思考,提出“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,无欲无求,先发大慈恻隐之心,誓愿普救含灵之苦”的理念,强调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,更要有仁爱之心。
二、
项目 | 内容概述 |
作者 | 孙思邈(唐代著名医学家) |
出处 | 《备急千金要方·卷一》 |
核心思想 | 医生应具备“精”与“诚”,即医术精湛与医德高尚 |
医者应有之心 | 大慈恻隐之心、无欲无求、普救众生 |
对待病人态度 | 不分贵贱贫富,一视同仁,尽心救治 |
对医术的要求 | 精通医理,勤于学习,不断精进 |
对医德的要求 | 心怀仁爱,不为名利,以患者为重 |
警示内容 | 医者若无德,则害人不浅,不可轻忽 |
三、原文节选(部分)
> “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,无欲无求,先发大慈恻隐之心,誓愿普救含灵之苦。”
> “夫为医之法,不得多语调笑,谈谑喧哗,道说是非,议论人物,非毁诸医,自矜己德。”
> “夫人生大限,莫过生死;而医之大业,莫过救人。”
四、总结
《大医精诚》不仅是中医文化的经典之作,更是对现代医疗从业者的重要启示。它强调医生不仅要掌握精湛的医术,更要具备高尚的医德,做到“精”与“诚”并重。在当今社会,这一思想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,提醒每一位医者不忘初心,以仁爱之心服务患者。
结语:
《大医精诚》以其朴实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,成为中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不仅是医学理论的指导,更是医者精神的灯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