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一部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什么】在中国法律体系中,"法典"一词通常指的是以系统化、成文形式编纂的法律文献。在历史上,中国曾有多部重要的法典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《唐律疏议》和《大清律例》等。然而,在现代法律体系中,“第一部法典命名的法律”这一说法更常指向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于2020年5月28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,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。这是中国首部以“法典”命名的法律,标志着中国民事法律体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。
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法典名称 |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|
颁布时间 | 2020年5月28日 |
实施时间 | 2021年1月1日 |
法律性质 | 首部以“法典”命名的法律 |
法律地位 | 民事法律体系的核心 |
法律内容 | 包含总则、物权、合同、人格权、婚姻家庭、继承、侵权责任等七编 |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不仅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,也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保障的高度重视。它整合了原有的《民法通则》《物权法》《合同法》《婚姻法》《继承法》《侵权责任法》等多部法律,形成了统一、系统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。
因此,从现代法律的角度来看,“第一部法典命名的法律”指的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