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宠辱与共是什么意思】“宠辱与共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种与他人共同承受荣耀和耻辱的关系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士之行,有宠则荣,失宠则辱;有功则荣,无功则辱。”意思是说,一个人如果受到宠爱,就会获得荣耀;如果失去宠爱,就会遭受耻辱。而“与共”则表示共同承担、一起经历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宠辱与共”多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,尤其是夫妻、朋友或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。它强调的是在顺境与逆境中都能彼此支持、共同面对的态度。
“宠辱与共”是指在荣耀和耻辱面前,能够共同承受、相互扶持的关系。这种关系通常出现在亲密的个人或团体之间,体现了信任、责任和情感上的深度联结。
表格展示: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 情感色彩 | 现代意义 |
宠辱与共 | 在荣耀和耻辱中共同承受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 描述人际关系中的相互支持 | 中性偏积极 | 强调共同承担、互相扶持 |
宠 | 受到宠爱、荣耀 | - | 用于描述被重视的状态 | 积极 | 荣耀、受尊重 |
辱 | 遭受耻辱、贬低 | - | 用于描述被轻视或失败的状态 | 消极 | 困难、挫折 |
与共 | 一起承担、共同面对 | - | 常与“宠”“辱”搭配使用 | 中性 | 强调团结、共担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宠辱与共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起伏时,应与身边的人同甘共苦、不离不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