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再接再厉成语意思介绍】“再接再厉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鼓励或称赞他人在取得一定成绩后继续努力、不松懈的精神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积极进取的态度,也蕴含着对持续奋斗的肯定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再 | 表示再次、又一次 |
接 | 指继续、承接 |
再接再厉 | 意思是已经完成一次任务后,继续努力,毫不松懈 |
该成语原意是指鸡每次啄食前都要先用嘴啄地,准备充分后再用力啄击。后来引申为在取得成绩后,不骄傲自满,继续加倍努力。
二、出处与演变
“再接再厉”最早见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《斗鸡联句》:“一喷一醒然,再接再厉乃。”起初用于形容斗鸡时的反复争斗,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褒义的表达方式,用来赞扬人们不断进取的精神。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工作表现 | 他在项目中表现出色,公司决定对他“再接再厉”,给予更多责任。 |
学习进步 | 考试成绩不错,希望你能“再接再厉”,争取更好的成绩。 |
体育竞技 | 运动员在比赛中获胜后,教练鼓励他“再接再厉”,争取下一场比赛胜利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勤奋不懈、坚持不懈、百尺竿头 |
反义词 | 停滞不前、半途而废、知难而退 |
五、总结
“再接再厉”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成语,强调的是在成功之后仍保持奋进的态度。它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认可,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。无论是在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中,学会“再接再厉”,都能帮助我们走得更远、做得更好。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、含义和用法,我们可以更好地在日常交流中运用它,让语言更具文化内涵和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