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束脩怎么读】“束脩”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词语,常出现在古代文献或成语中。对于现代人来说,可能会对它的发音和含义感到陌生。本文将从字音、字义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束脩”中的“束”读作 shù,意思是“捆绑”;“脩”读作 xiū,原意是“干肉”,引申为“礼物”或“报酬”。在古代,“束脩”多指学生向老师赠送的礼物,尤其是初次拜师时的礼金,象征尊敬与诚意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束脩”已较少使用,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古文阅读中仍会遇到。其拼音为 shù xiū,需要注意的是“脩”字不是常见的“修”(xiū),而是单独的一个字,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拼音 | 注音 | 含义 | 用法示例 | 备注 |
束脩 | shù xiū | ㄕㄨˋ ㄒㄧㄡ | 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,常指拜师礼 | “弟子初入师门,必先奉束脩。” | “脩”读作 xiū,非“修” |
束 | shù | ㄕㄨˋ | 捆扎、约束 | “束发”、“束手待毙” | 常见字,发音明确 |
脩 | xiū | ㄒㄧㄡ | 干肉、礼物 | “束脩”、“脩脯” | 非常用字,易混淆 |
三、注意事项
- “束脩”在现代汉语中属于文言词汇,日常交流中很少使用。
- “脩”字在现代汉语中极少单独出现,常见于“修”字,注意区分。
- 在阅读古文或成语时,如“束脩之礼”,需根据上下文理解其具体含义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“束脩”的历史背景或相关成语,可参考《论语》等古代经典文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