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跟下有关的成语】在汉语中,有许多成语与“下”字相关,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,也体现了古人对生活、社会和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“下”相关的成语,并对其含义进行简要总结。
一、常见“跟下有关的成语”总结
成语 | 含义 | 出处/用法 |
下马看花 | 比喻做事要深入实际,了解真实情况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下里巴人 | 原指战国时期楚国的民间歌曲,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| 出自《文选·宋玉对楚王问》 |
下笔如有神 | 形容写作时思路敏捷,文思如泉涌 |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 |
下车伊始 | 指官员刚到任就着手工作 | 出自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 |
下流不争 | 比喻人品低下,不讲道德 | 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上》 |
下乔迁谷 | 比喻人从高位贬到低处 | 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 |
下石投井 | 比喻乘人之危,加以陷害 | 出自《新唐书·李绛传》 |
下气怡声 | 指态度温和,语气和顺 | 出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 |
下笔千言 | 形容写文章非常快,内容丰富 | 出自宋代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|
下马威 | 比喻一开始就显示威力或威严 | 现代常用语 |
二、总结
以上成语大多包含“下”字,有的表示动作方向(如“下车”、“下笔”),有的则用于比喻某种行为或状态(如“下里巴人”、“下流不争”)。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,也在日常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在使用这些成语时,需注意其具体语境,避免误用。例如,“下里巴人”常用来形容通俗文化,而“下乔迁谷”则多用于描述职位或地位的变化。
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与“下”相关的成语,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,提升语言表达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