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精选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失其所与的出处是哪里

2025-08-13 07:21:49

问题描述:

失其所与的出处是哪里,蹲一个有缘人,求别让我等空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13 07:21:49

失其所与的出处是哪里】“失其所与”这一词语,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,但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历史背景。本文将从字义解析、出处考证以及文化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相关内容。

一、字义解析

- 失:失去、丧失。

- 其:代词,指代某人或某物。

- 所: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范围。

- 与:给予、交好、结盟。

综合来看,“失其所与”可以理解为“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关系或支持”,常用于描述因决策失误或行为不当而导致人际关系或盟友的丧失。

二、出处考证

根据现有文献资料,“失其所与”最早出现在《左传》中,具体出自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:

> “秦、晋围郑,郑既知亡矣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。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。焉用亡郑以陪邻?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……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不阙秦,将焉取之?…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;失其所与,不知;以乱易整,不武。”

在这段话中,烛之武劝说秦穆公退兵时提到“失其所与”,意指如果违背了与他人的约定或关系,就是不明智的行为。

三、文化意义

“失其所与”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,更是一种处世哲学的体现。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的重要性,提醒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保持诚信与远见,避免因短视而失去重要的盟友和支持者。

四、总结表格

项目 内容
词语含义 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关系或支持
出处 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
原文引用 “失其所与,不知”
作者 左丘明(《左传》作者)
文化意义 强调人际关系中的诚信与远见,提醒人们避免因短视而失去重要支持
现代应用 可用于形容因失信或错误决策导致合作关系破裂的情况
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失其所与”虽源自古代典籍,但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现实意义。它不仅是一句古语,更是一种值得深思的人生智慧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