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古诗介绍】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,创作于他晚年时期。这首词以登临京口北固亭为背景,借古抒怀,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、对英雄人物的追忆以及自身壮志难酬的感慨。全词情感深沉,气势恢宏,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历史意识。
一、
此词通过描写登临北固亭所见之景,引出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。词中提到的“千古江山”、“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”等句,皆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。同时,“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”则表达了词人虽年迈仍心系国事、渴望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。
整首词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既有对历史的缅怀,也有对现实的批判,充分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而忧愤的风格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词名 | 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 |
作者 | 辛弃疾(南宋) |
创作背景 | 南宋时期,辛弃疾晚年闲居,登临京口北固亭,有感而发 |
主题思想 | 怀古伤今,抒发爱国情怀与壮志难酬之感 |
艺术特色 | 借古抒怀,用典丰富,情感真挚,气势磅礴 |
代表句子 | “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孙仲谋处。” “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” |
历史人物 | 孙权(孙仲谋)、刘裕、廉颇等 |
词风 | 豪放中带沉郁,悲壮中见忧思 |
三、结语
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,更是辛弃疾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。它反映了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普遍心态,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“借古讽今”的传统。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