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村雨级驱逐舰的基本数据】村雨级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造的一型多用途护卫舰,主要用于执行反潜、防空和对海作战任务。该级舰在设计上继承了前一级“高波级”的特点,并在火力配置和电子系统方面进行了优化,提升了整体作战能力。以下是村雨级驱逐舰的基本数据总结。
一、总体性能参数
项目 | 数据 |
舰名 | 村雨级(Murasame-class) |
建造时间 | 1993年–1997年 |
建造数量 | 共4艘(DD-151至DD-154) |
排水量 | 标准排水量约4,200吨,满载排水量约5,800吨 |
舰体长度 | 约133米 |
舰宽 | 约14.6米 |
吃水 | 约4.5米 |
动力系统 | 2台LM2500燃气轮机 + 2台柴油机,双轴推进 |
最大航速 | 约28节 |
续航力 | 约4,500海里/18节 |
二、武器系统配置
武器类型 | 配置情况 |
主炮 | 1座MK45型127mm舰炮(Mk 45 Mod 4) |
反潜武器 | 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(MK 46型) |
导弹系统 | 1座垂直发射系统(VLS),可搭载16枚“标准”SM-2 MR Block IIIA防空导弹 |
防空系统 | 1座OPS-24雷达,用于火控引导;配备“宙斯盾”系统(部分升级后) |
直升机 | 1座飞行甲板,可搭载1架SH-60J直升机或1架OH-1侦察直升机 |
雷达系统 | OPS-24雷达(主防空雷达),SPS-75水面搜索雷达,SPS-64导航雷达 |
三、电子与通信设备
设备名称 | 功能说明 |
指挥控制系统 | 配备“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”(JTIDS)和“战术数据链”(TADIL J) |
电子战系统 | 包括雷达告警接收器和干扰装置 |
通信系统 | 支持卫星通信、短波、超短波等多种通信方式 |
雷达系统 | 除上述雷达外,还配备声呐系统用于反潜作战 |
四、人员编制
人员类别 | 数量 |
官兵总数 | 约210人 |
驾驶人员 | 约30人 |
战术指挥人员 | 约20人 |
机电人员 | 约60人 |
其他人员 | 约100人 |
村雨级驱逐舰作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早期的现代化舰艇之一,在提升舰队作战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虽然其装备水平在后期已逐渐被更先进的“秋月级”和“朝日级”所取代,但其设计理念和功能配置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